目前,我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进一步厘清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建设路径及其与质量保障的关系,将有助于高校对质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践,从而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的。高校质量文化是高校及其师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理想理念。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承诺、信仰和价值追求,以及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五自”质量文化是其核心表现。
那么,何为高校质量文化?如何建设质量文化?
如何理解质量文化
(一)高校质量文化的本质
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推动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将质量提升作为奋斗目标的共同教育理想,重视质量本身的目的性、质量主体的内在自觉性。高校质量文化蕴含了高校以及师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价值理性追求,引导高校和教师从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旨在使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真正成为高校以及师生等每一质量主体的内在成长的需要,唤起他们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和质量道德。
(二)“五自”质量文化的内涵
质量文化自觉是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先决条件。质量文化自觉就是要求高校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质量危机意识、质量战略意识。教师的质量自觉就是对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质量保障工作的理解,意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用心培育人才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
高校质量文化中的自省是指高校对照质量标准对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服务工作进行常态化的理性反思,反省当下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省深入或内化到了大学师生以及管理工作者的内在需要、内在心理意识结构和内在道德自律阶段。
高校的自律就是即使没有外部的评估与监督也能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维持良好的办学秩序,主动满足利益主体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需求,不断追求卓越质量。教师的自律就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定职业信仰和道德准 则,教师对待自己的职业,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尽心尽责地对待学生,形成自觉且深入研究教学、与时俱进的职业习惯。
自查是指高校和教师自觉对照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对育人目标和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自我评价,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质量状况和目标达成情况,发扬优势,发现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及时纠正,也是对外问责重要的自我证明。 自查制度是高校自主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维护这种自主性、避免外界干预高校教育事务的机制。
自纠体现了持续自我改进的信念,自我纠正与形成性评价的核心理念一致,不以评价本身为目的,而是以目标的达成和不断改进为目标。持续地自我改进是自我约束的最高境界,它体现出高校质量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即不安于现状,不自我满足,勇于改革创新,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勇敢自纠,永远葆有追求更高品质的主观意愿和信念。在教学层面,自纠是指师生应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建设质量文化
(一)制度建构:完善质量治理制度
一是树立质量自觉自省意识。关注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帮助他们找回初心,激励他们追求更高层次价值,重申学术信仰和教育理想,倡导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大学育人精神。形成定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制度和流程,引导师生形成自我批判和反省的习惯,促使教师深刻认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意识到不重视质量、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不思进取必将遭到时代的淘汰,使其建立起危机感、紧迫感。二是完善质量自律机制。大学质量自律机制建设不仅要求有质量标准、专门机构、专业人员、监测评价、及时反馈和持续改进等基本的“六有”特征,更需要进一步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工作流程,落实质量要求和责任,促进全体人员的参与,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三是落实质量自查自纠机制。从目标定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资源支撑、结果输出建立起“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控体系,实施“计划-执行-检查-反馈-改进-再检查”的质量闭环治理体系,建立自我评价机制、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其次,构建数据驱动的质量治理范式,利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反馈,不仅为教与学的改进提供支持,也为教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制度认同:形成柔性的质量治理氛围
高校有必要形成柔性的质量治理氛围,久久为功,使“五自”质量文化真正成为高校内部所有人的理念导向和行为规范。具体而言:在质量治理价值取向方面,坚持“以人为中心”和“管理即服务”的管理哲学理念,构建以民主性、法治性、科学性为标准的价值尺度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把人看做是全面发展的人,关注人的进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强调绩效问责走向协商对话,从监督评价走向支持服务,形成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在质量治理方法方面,就高校外部而言,“五自”质量文化的建立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过于强调行政问责,会挤兑高校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其产生紧张感和“示好”心理,无法冷静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无法由内出发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文:李志义、黎青青、宫文飞
摘自2024年3月高教发展与评估第40卷第2期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的质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