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我校第六届教师说课大赛暨第四届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级选拔赛现场决赛在东莞校区定静①号楼F403讲学厅顺利举办。本次竞赛自2023年10月启动,经过院赛、校级初赛和校级复赛后,选拔出11位教师进入校级决赛。

东莞校区决赛现场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王庭槐、常务副校长肖化、纪委书记林源、财务总监吴赛金出席本次大赛。各院系分管教学领导、专职教师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近200余人到现场观摩。本次大赛由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徐娟娟副教授主持。
本次大赛评委阵容强大,特邀华南农业大学蒋爱民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刘苍劲教授、广东药科大学宋粉云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向凯教授、我校教学督导陈建钢教授、我校公共治理学院程金生教授担任大赛专家评委。
经过院系初赛、校赛网络评审、校赛现场决赛激烈的角逐,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宋云等11名教师荣获奖项,护理学院和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共2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

王庭槐校长(左一)为一等奖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肖化常务副校长(左一)为二等奖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华南农业大学蒋爱民教授(右三)为三等奖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王庭槐校长(左一)和肖化常务副校长(右一)为为优秀组织奖单位——护理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颁发荣誉锦旗

王庭槐校长代表学校向本次比赛的获奖教师及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向公平公正、倾囊相授的专家评委和辛勤负责的赛事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王庭槐校长强调,教学创新大赛是青年教师教学成长的必需之路,是提升课堂教学含金量的必需之路,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必需之路。他对11位教师在竞赛中展现的饱满的精神状态、热情洋溢的风采、端正得体的教态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他提出五点殷切希望:一是希望参赛教师从“形似”过渡到“神似”,提高对教学神态、教学气质、教学生命力的把握和展现;二是希望参赛教师从“面面俱到”过渡到“以点带面”,做到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和中心;三是希望参赛教师扎实基础,明晰概念,避免基础性错误;四是希望参赛教师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有始有终,落脚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五是希望参赛教师仔细研读文件要求和专家建议,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竞争力。

王庭槐校长出席比赛并发表讲话
肖化常务副校长指出,此次比赛的举办正值我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全面启动之际,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水平以及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作用的重要工作。他强调,此次决赛不仅是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展示,同时也是精湛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式的展现和交流。他希望我校教师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把握教学创新大赛的精髓,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

肖化常务副校长出席比赛并发表讲话
本次校级选拔赛决赛以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为主,11位教师结合教学大纲、教学实践和学科特点,从课程基本情况、教学团队、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他们借助信息化教学辅助工作,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在专业授课中融入创新思维,呈现了风格各异的创新课堂教学,赢得了现场评委的充分肯定。


11位参赛教师现场汇报
专家评委根据选手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进行一对一点评和交流。他们首先充分肯定了11位教师的创新特色和教姿教态,并围绕问题情景创设、教学痛点把握、教学评价设置、创新成果凝练、课程思政融入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评审专家点评
一是参赛教师需要“守正”、“创新”两手抓,处理好教学基本功提升和新理念、新技术学习二者的关系,在提升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寻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二是教学创新大赛的汇报要紧扣教学创新点,围绕教学创新点做好教学设计整体框架的梳理,逻辑清晰才能有理有据。
三是教学设计要抓住教学痛点,以问题为导向,养成问题意识,重塑优化教学内容,并将教学举措和教学问题一一对应。
四是教学设计创新汇报要做到“痛点真”、“评价全”、“成效实”、“创新亮”、“汇报活”,既要体现文学逻辑性,也要兼顾美学艺术性。
此次竞赛充分体现了“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的大赛主题,展现了我校教师围绕教学创新所做出的积极探索,营造了教师教学创新氛围,推动了我校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将继续以大赛为抓手,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助力我校课程思政和“四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教学赛事打好基础。
教务处供稿
文字/蒋永丽、唐美莲
图片/ 广州新华记者站
审校/徐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