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开放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推动人才培养供需适配,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融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扩大学生就业选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我校从即日起将开展2025-2026学年微专业报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介绍与开设计划
微专业是指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立足推动人才培养供需适配,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按照“小学分、高聚焦、精课程、跨学科、灵活性”特点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微专业的培养具有灵活性、系统性,可帮助学生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升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025-2026学年我校计划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9个微专业。
序号 |
“微专业”牵头单位 |
“微专业”名称 |
总学分 |
课程 门数 |
招生人数 |
面向对象 |
1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12 |
6 |
30 |
面向大三及以上学生 |
2 |
外国语学院 |
儿童英语教育 |
10 |
5 |
20 |
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 |
3 |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 |
AI智能体开发与应用 |
12 |
6 |
30 |
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 |
4 |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 |
金融数据科学与智能决策 |
11 |
4 |
30 |
优先面向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统计学、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
5 |
管理学院 |
AI数字营销 |
12 |
5 |
30 |
面向大四学生 |
6 |
会计学院 |
财务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财务决策 |
12 |
5 |
40 |
面向大三及以上学生 |
7 |
会计学院 |
智慧财务与数字商务运营 |
9 |
5 |
20 |
管理学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相关专业;经济类学科:税收学、金融科技、投资学、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大三及以上学生 |
8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精准放射技术 |
10 |
5 |
30 |
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药学、 眼视光学、信息资源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学生需具备基础的数学、编程或医学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
9 |
护理学院 |
康养护理 |
8 |
4 |
20 |
面向医科类相关专业: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听力与言语康复等 |
二、微专业申请条件
学生自愿报名,在学有余力情况下,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兴趣,每人同期限修读一个微专业。
三、报名程序
(一)学生申请
报名开放时间为10月14日9:00至10月20日9:00,学生登录教务管理系统填写并提交微专业报名信息。
四、注意事项
(一)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不纳入主修专业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的,不影响主修专业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
(二)学生中途因个人原因放弃修读的,可提出退出申请,经微专业开设单位审核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正式退出微专业学习。
(三)微专业是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学生须在主修专业毕业前修读完成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经院系审核合格且学校复核通过后,给予微专业修读证书;主修专业毕业前未修读完成微专业全部课程的学生或中途放弃微专业修读的学生,已修读的微专业课程学分可申请认定为公共选修课学分。
教务〔2025〕81_号-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微专业报名工作的通知.pdf
附件1:学生微专业报名流程.docx
广州新华学院2025学年第一学期微专业人培方案.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