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机关各部、处、室、中心、直属单位,各学院、直属系、教学研究部:
为继续深化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学校决定启动2025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分为重点和一般两类选题。重点选题聚焦解决教学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或围绕学校特色方向展开探索性改革;一般选题则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具有实践价值的改革研究。
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要求紧扣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如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
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建设周期为2年。
(三)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
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分为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两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周期为2年。
(四)智慧课程建设项目
智慧课程建设项目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以“技术赋能教学、数据驱动优化、学生中心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与教育教学规律,系统性重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和支撑环境的综合性教育改革项目。其目标是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与同质化局限,实现教学过程的精准化、学习路径的个性化、教育服务的智能化,最终提升课程质量与人才培养效能。
校级智慧课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
(五)教材建设项目
教材建设项目着力围绕数字教材、新形态教材、校企合作教材建设,构建立体教学资源体系,适配智慧教学场景,提升教材实用性与时代性,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
校级教材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
二、选题类别及申报要求
选题类别及申报要求详见申报指南(附件1)。
三、限制立项条件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予立项:
(一)项目负责人所主持的项目在学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近两年验收工作中被列为暂缓或终止的;
(二)项目负责人所主持同类别校级项目尚未结题验收的;
(三)项目负责人或团队成员自上一学年度以来有教学事故或教学通报批评发生的;
(四)同一教师作为负责人同时申报多个类别项目的;
(五)学校已有相同或相近项目现再次重复申报的;
(六)项目建设未能紧扣学校教学改革实际问题的;
(七)建设任务不切实际,靠项目现有团队力量无法实施的。
四、申报流程
(一)项目负责人对照项目申报指南,填写申报书(附件2-6),提交所在单位。
(二)各单位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资格审查,并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核,签署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三)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拟立项名单。
(四)拟立项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发文立项。
五、申报材料
请申报教师于2025年8月1日(星期五)前登录项目管理平台(v3555.kypt.chaoxing.com),填报并上传申报书、相关佐证材料。
请申报单位于2025年8月1日(星期五)前,将申报汇总表的盖章扫描件PDF版、可编辑电子版(附件7,汇总表须对推荐项目进行分类排序)以“单位名称+2025年校级教研项目申报”命名发送至联系人邮箱2677155484@qq.com。
六、其他事项
(一)2025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将从本次校级立项项目中依照评审排序推荐,不再另外组织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遴选。
(二)申报书格式是立项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单位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本单位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以保障项目申报质量。
(三)为保证项目的年度执行进度,请各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申报,逾期恕不受理。
(四)项目建设周期内原则上不予变更负责人,如项目负责人无法继续主持研究,则该项目自行终止并回收项目剩余经费。
附件1-7.zip
附件:
广州新华学院教务处
2025年7月14日
(联系人:赵成云,电话:0769-8267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