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我校教务处组织教职工参与本学期“教学质量月”第三期在线讲座——“从新冠肺炎事件看数字化教学的未来”,主讲人为台湾成功大学辛致炜教授。本次讲座依托“腾讯会议”平台开展,由教务处处长尹小川主持,各院系领导、教师和各部门的管理人员等140余人聆听了讲座。
辛致炜教授作自我介绍
讲座伊始,辛致炜教授谈到了新冠状病毒下世界当前现状,各国政府采取隔离、禁航等避疫措施,企业选择以异地分流上班、远距离办公或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等方式维持运作。新冠肺炎导致很多领域的模式进行了转变,包括药物供应链、新娱乐事业、卫生系统发展、绿色经济等。由于我们有毕业生即将投入职场,加上在校生在线教学的需要,各个方面的改变都值得我们教育岗位的人员做认真的探讨。新冠疫情后我们将难以回到旧日的“常态”,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崭新的状态。
辛教授介绍,从2012年开始,慕课开始出现,在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借着前期的积累,线上教学的模式已经搭成。经调查,在疫情前后,老师们对于采用/回归实体课程的意愿已经从原来的61%降低到30%,有53%的老师愿意启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还有16%的老师愿意做线上课程,彻底转型。这对于我们推动线上教学的发展是意外收获。这种新式行动学习具有很好的即时性、个人化、有效性和普及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场景+情景+角色式的新教育”模式,对于推动未来教改的意义是值得探讨的。在当前新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应从解惑者变成知识教练,其角色从单方面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型成主持社会群研讨会的主持人和从旁协助、带领学生集体建构知识的教练,带领学生自主学习。
辛致炜教授授课讲解中
接着,辛教授介绍了物联网向教联网的转变。物联网是在网际网络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物物之间可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学习自由、学生安全、时间管理、成本效益、网络这5个方式改变教育行业的面貌,逐步形成教联网。在教联网中,学习者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能随时学习,及时改进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进行教学,改善考勤跟踪,评估学生如何看待新材料新工具等等。
辛致炜教授授课讲解中
谈到数字化教学的未来,辛教授建议,未来教育应通过线上与线下多元数据的收集,加以综合分析后,精准的描绘出学习者群体的轮廓,再针对符合条件的学习群体进行个性化主导学习。经营远距离教学的教师应注意五大要点,照常安排授课进度与考试时间、每周上课时间可改为讨论时间、利用线上平台进行面试、强烈建议缴交报告或实体考试、保留所有数位教材及上课记录。
辛教授认为,教学靠的是精准、速度和标准,而育人靠的是感情、温度和创新。在未来教师角色中,人类教师应更加侧重于“育”,重点是把握教学大方向、促进感情交流、人际影响、培养创新思维、以智慧管理团队,而人工智能则侧重于“教”,比如进行多维、准确、动态的智能评估,完成即时问答与沟通,迅速完成作业与试卷批改,以统一的标准服务学习者公平、理性对待。人类教师和人工智能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养分”。
在讲座的尾声,尹小川处长对辛教授本次讲座做了简短的总结,并结合我校的实际谈了他对未来教学的看法,尹处长认为,我们作为教师培养人才的重点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建立批判性的思维,提升互相协作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本次讲座对于目前在线教学以及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也提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停学习、不断努力,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供稿| 教务处
文字|肖凯、李倩
审校| 尹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