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发挥授课竞赛在锤炼课堂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4年6月14日,我校在东莞校区定静①号楼F403室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决赛。学校校长王庭槐、党委书记郝登峰、常务副校长肖化,各教学单位分管教学领导莅临决赛现场,近200余名教师现场观摩。教务处副处长唐美莲主持本场竞赛。
决赛合影
决赛特邀广州医科大学张超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向凯教授、广东药科大学宋粉云教授、暨南大学黄俊卿教授和我校教学督导王树林副教授担任大赛评审专家。
本次竞赛自3月启动,经过院赛、校级初赛(网络评审)、校级复赛、校级决赛的激烈角逐,大赛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和优秀奖10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会计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王庭槐校长(右一)和郝登峰书记(左一)为一等奖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张超教授(左一)为二等奖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向凯教授(左一)为三等奖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宋粉云教授(左一)为优秀奖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王庭槐校长(右一)和郝登峰书记(左一)为优秀组织奖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计学院颁发荣誉锦旗
郝登峰书记指出,教师水平决定了学生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至此已举办十三届中青年教授课竞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看到学校全员对教育教学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感到十分欣慰。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不仅仅是参赛教师的竞演,更应该成为全体教师学习教学技巧、掌握教学能力的契机,才能实现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价值最大化,这也是未来学校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郝登峰书记致辞
王庭槐校长指出,学校十三年来坚持举办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初衷和目的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立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时期“金课”相关要求,参赛教师的表现虽可圈可点,但也存在诸多需提升之处,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坚持热爱教学、敬畏教坛、讲好每一节课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此外,他强调,教学离不开现代化技术、人工智能的助力,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跟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人才,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共勉,用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赋能教育。
王庭槐校长总结讲话
决赛现场,来自各教学单位的13名参赛教师按照抽签顺序先后进行20分钟课堂教学和3分钟主题演讲。参赛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教学经验,通过巧妙精心的教学设计、生动契合的教学案例、流畅清晰的教学表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为我校观摩师生带来了一场教学盛宴,赢得了现场观摩教师的阵阵掌声。
13位教师精彩授课
专家评委根据选手的课堂教学和主题演讲进行一对一点评和交流。他们首先充分肯定了13位教师的教姿教态、教学功底,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教学的标准。教师的教学需要严格遵照两性一度、课程思政的要求来授课,讲究“润物细无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二是教学要“形神兼具”。既要注重语言表达丰富多样、教学仪态张弛有度,更要建设灵动课堂、智慧课堂,体现学生中心、课程育人等课程教学理念;明晰情景创设,问题导向,思政融入的课程设计思路;重构有精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有高度的课程教学内容。
三是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逻辑、节奏和个人特色。授课竞赛想要脱颖而出离不开重塑逻辑结构、建设高阶课程;变化教学节奏、体现起承转合;融入个人特色,留下深刻印象。
四是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合理运用。新时期教学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中青年教师更应该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入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先进技术进课堂,用科技赋能教育,开展精准教学。
评委精彩点评
教学是大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竞赛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届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立足新时代,对标新要求,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锤炼教学基本功为着力点,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引导广大中青年教师坚持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践行课程思政,注重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并将竞赛成果回归和反哺课堂,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务处供稿
文字/蒋永丽
图片/ 广州新华记者站
初审/康丽丽
复审/于馨淼
终审/徐娟娟